- 聯係人 : 車高平 肖吉盛
- 聯係電話 : 0532-88365027
- 傳真 : 0532-88319127
- 移動電話 : 13608980122
- 地址 : 青島南京路27號
- Email : 88365027@163.com
- 郵編 : 266700
- 公司網址 : http://www.88365027.com
- MSN : 88365027@163.com
- QQ : 1265377928
變電站是電力係統中變換電壓、接受和分配電能的電力設施。變電站運行中,傳統運行巡視獲取信息95%以上來源於目視觀察。變電站目前應用的“四遙”隻可以實現變電站內的監控,不能目標設備的運行狀態,這就為變電站的**運行留下隱患。裝上“熱眼”實現兼容“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巡檢的核心部熱件是紅外成像和可見光相機,兩者安裝在機器人頂部,就如同裝上了一隻敏感的眼睛。”鮮開義如此形容。FLIRSystems的各類紅外熱像儀均能記錄熱輻射。
HN6200A大型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
遠見 青島華能HN6000 介質損耗測試儀 手持式直流電阻測試儀
測試操作步驟
1) 檢查用於試驗的電流線、電壓線和地網線是否有斷路現象(可以用萬用表測量),地樁上的鐵鏽是否乾淨,其埋進深度是否合適(>0.5米),同時檢查測試線與地樁的連接是否導通,如未導通,請處理後重新連接。
2) 電流測試線與電壓測試線的長度比為1:0.618,電流測試線的長度應是地網對角線的3—5倍。
3) 電流測試線和電壓測試線按規定的長度將一端與儀器相接後平行放出。另一端分彆接在兩支地樁上(如圖2所示)。
4) 將已放好的測試線檢查一遍,將萬用表一端接電流線或電壓線,另一端接地網線如無阻值顯示即為斷路,確認完好再進行測試。
5) 檢查連線無誤後,給儀器接上AC220V/50HZ電源,對儀器進行通電。
6) 按測量鍵,開始測量
7) 儀器顯示測試結束後,記錄測試數據(本儀器可多次重複測量)。
8) 關掉儀器電源後,拆除連線,測試過程結束。液位儀表安裝規範玻璃板(管)液位計的安裝要求如下:用玻璃板(管)液位計和浮球(浮筒)液位計測量同一液時,玻璃板(管)液位計的測量範圍應包括浮球(浮筒)液位計的測量範圍。數個液位計組合使用時,相鄰的兩個液位計在垂直方向應重疊150~250mm,其水平間距宜為200mm。數個液位計組合使用時,宜采用外接連通管安裝,連通管兩端應裝切斷閥,玻璃板(管)液位計裝在此管上,可不另裝切斷閥。外浮筒液位計的安裝要求如下:液位計兩端應裝切斷閥。
3.儀器操作說明:
1) 打開電源開關,計算機進行自檢,液晶屏顯示中文主菜單如圖3所示。
1)
2) 在光標當前所示項目,按▼ ▲鍵鍵可進行該項菜單的變更,並循環指示,流程見圖5所示。
本儀器是測量地網接地電阻和接地點之間的接地導通的儀器。儀器采用變頻抗乾擾技術,不需大電流測量,能在變電站強乾擾環境下測得50Hz的準確數據,測量結果由大屏幕液晶顯示,自帶微型打印機可打印輸出。儀器能測量接地阻抗和接地電阻,更能真實反映地網的實際特性。而是模擬電路,那時采用的是活門式的空氣流量傳感器,但隨著微機用於控製燃油噴射,也出現了其他幾種的空氣流量傳感器。活門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結構活門式空氣流量傳感器裝在汽油發動機上,安裝於空氣濾清器與節氣門之間,其功能是檢測發動機的進氣量,並把檢測結果轉換成電信號,再輸入微機中。該傳感器是由空氣流量計與電位計兩部分組成。先看空氣流量傳感器的工作過程。由空氣濾清器吸入的空氣衝向活門,活門轉到進氣量與回位彈簧平衡的位置處停止,也就是說,活門的開度與進氣量成成正比。
◆大型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 產品特點
1、測量的工頻等效性好。測試電流波形為正弦波,頻率與工頻相差更小0.25Hz,為5Hz。可用於50hz或60hz兩種頻率進行測量。
2、測量精度高。基本誤差0.005Ω,可用來測量接地阻抗更小的大地網。
3、功能強大。可測量電流樁,電壓樁,地網阻抗、接地電阻,接地導通、土壤電阻率等。
技術參數
1、測量範圍:0~5000Ω
2、分 辨 率:0.001mΩ
3、測量誤差:±(讀數×2%+0.005Ω)
4、抗工頻50Hz 電壓乾擾能力:10V
5、測試電流波形:正弦波
6、測試電流頻率:單頻:40-70Hz 分辨率0.01Hz 隨意設置
雙頻:50±0.25Hz 到 50±5.0Hz 步進0.25Hz
60±0.25Hz 到 60±5.0Hz 步進0.25Hz
按 鍵可移動光標至各菜單項,並循環指示。被選中項反白字體顯示。選擇鍵的流程見圖4所示。
遠見 青島華能HN6000 介質損耗測試儀 手持式直流電阻測試儀幸運的是,大多數現代測試係統都基於PC或PXI,可以直接連接到企業係統,從而實現額外的功能,如管理軟件和硬件組件、跟蹤使用情況以及執行性維護,從而限度地提高測試投資的價值。接入和管理數據物聯網的商業價值來自互聯係統生成的海量數據。然而,由於存在數據格式和來源,有效利用測試數據變得非常困難,從時域和頻域的原始模擬和數字波形到參數測量等數據通常以遠高於消費者或工業設備的速度和數量進行采集。更糟糕的是,測試數據通常存儲在冇有標準化的“孤島”(silos)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