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聯係人 : 車高平 肖吉盛
- 聯係電話 : 0532-88365027
- 傳真 : 0532-88319127
- 移動電話 : 13608980122
- 地址 : 青島南京路27號
- Email : 88365027@163.com
- 郵編 : 266700
- 公司網址 : http://www.88365027.com
- MSN : 88365027@163.com
- QQ : 1265377928
HN300電纜故障測試儀 電纜故障綜合測試儀 HN300係列 輸電線路參數測試儀生產廠家
用於35kV及以下不同等級、不同截麵、不同介質及材質的電力電纜的各類故障,包括:開路、短路、低阻、高阻泄漏、高阻閃絡性故障。可配合高壓設備實現傳統電纜故障測試的低壓脈衝法、衝擊閃絡法、速度測量法。 全中文操作軟件和使用界麵,子菜單方式和文字提示實現人機互動。工業級10.4寸彩色觸摸液晶屏顯示,全中文操作軟件和使用界麵,子菜單方式和文字提示實現人機互動。瞬態響應是電源在負載的巨大變化中恢複正常的速度。,對於E36312A來說,當電流從50%變到時,其恢複到15mV的瞬態響應時間是50us。通道1的電流是5A,50%就是2.5A。“直流電流瞬態響應:瞬態響應是什麼?如何測量?為什麼它如此重要?”圖3:上方顯示的是電流從50%升至,然後又返回50%所發生的電流曲線變化。響應電壓如下方所示,其中包括小的瞬態變化。圖4:圖中的輸出電壓顯示了較小的電壓瞬態變化。

技術參數
1. 采樣方法:低壓脈衝法、衝擊閃絡法、速度測量法
2. 采樣速率:200 MHz、100 MHz、80 MHz、40 MHz、20MHz、10 MHz
3. 脈衝寬度:0.05μs、0.1μs、0.2μs、0.5μs、1μs、2μs、8μs
4. 波速設置:交聯、聚氯、油浸紙、不滴油和未知類型自設定
5. 衝擊高壓:35kV及以下
6. 測試距離:<60km,盲區≤1m
7. 分 辨 率:1m
8. 測試精度:1m
9. 顯示方式:工業級10.4寸彩色觸摸液晶屏
電流的原理常用電流有霍爾傳感器和測量電流磁場兩種類型。霍爾效應傳感器是一種根據磁場變化輸出電壓的換能器,其電流一般是測量直流或低頻信號的。此類電流是利用補償原理實現測量的,測量範圍可借助於補償放大器,通過改變轉移阻抗加以改變。電流互感器類型的電流隻能用於測量交流電流,常用於高頻測量。互感器核心內的交流電流在核心內產生磁場,然後在繞組電路中引出電流,並被饋送至測量儀。繞組的感應電壓將與主要繞組電流成正比。
四、工作原理
本產品采用的是時域反射(TDR)原理,即對電纜發射一電脈衝,電脈衝將在電纜中勻速傳輸,當遇到電纜阻抗發生變化的地方(故障點),電脈衝將產生反射。測距主機將電脈衝的發射和反射的變化以時域形式通過液晶屏顯示出來,通過屏幕上的波形可直接判讀故障距離。
① 開關按鍵:按下自鎖接通電源,再按解鎖斷開電源。開機2分鐘無任何操作時,屏幕將變暗進入屏保節能狀態。原來如此,原來收視率是這麼統計出來的啊。明白了收視率統計的方法,那麼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采樣也就清楚了,他們的采集過程極其相似,細細品味下吧。收視率是要收集大家看電視節目的信息,樣本采集的目的是為了限度地還原人們看電視節目的比例問題,而通信的采樣是通過采集模擬信號的樣本值來限度地還原模擬信號的本來麵目。兩者還有一個相似之處,電視節目的抽樣要達到一定的比率,覆蓋夠典型的收視群體才能準確反映收視率。
② 充電端口:用於連接充電器,給電池充電。
③ 中值旋鈕:順時針旋動中值向上走動;逆時針旋動中值向下走動。(需采樣刷新才有變化)大;逆時針旋動幅度減小。(需采樣刷新才有變化)
⑤ 采樣端口:四芯座,用於連接采樣線。如果將“L”和“E”接反了,流過絕緣體內及表麵的漏電流經外殼彙集到地,由地經“L”流進測量線圈,使“G”失去作用而給測量帶來很大誤差。另外,因為“E”端內部引線同外殼的絕緣程度比“L”端與外殼的絕緣程度要低,當兆歐表放在地上使用時,采用正確接線方式時,“E”端對儀表外殼和外殼對地的絕緣電阻,相當於短路,不會造成誤差,而當“L”與“E”接反時,“E”對地的絕緣電阻同被測絕緣電阻並聯,而使測量結果偏小,給測量帶來較大誤差。
⑥ 觸摸式彩色液晶屏:詳見“工作界麵介紹”。
按“ ”鍵,彈出采樣方式選擇子菜單。子菜單中包括:“低壓脈衝”、“閃絡方法”和“速度測量”。儀器開機默認“低壓脈衝”,根據測試需要,可選擇相應的采樣方式,再按“采樣方式”鍵退出。
按“ ”鍵,彈出脈衝寬度選擇子菜單。子菜單中包括7個選項,分彆為:0.05μs、0.1μs、0.2μs、0.5μs、1μs、2μs、8μs。根據測試距離選擇合適的脈寬,按對應的子菜單鍵可以對脈衝寬度進行選擇,儀器開機默認0.2μs,再按“脈寬”鍵退出此項功能。注意:在高壓閃絡法測試中此項不做選擇。
看到他們對示波器的操作,不做測試之前的準備,拿起來就用,其實那樣做是不正確的,可能往往就是這個操作不正確導致測試結果失真,影響。即使一些很的工程師可能也不會注意到一些細節。不少工程師對示波器的認識度欠缺,如何更好的使用示波器還是有待提高的。下麵就以我見到的很多工程師常犯的問題予以糾正,分享一下我掌握的一些知識。很多工程師直接拿起就測試,根本不去檢查是否需要補償,示波器是否需要校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