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聯係人 : 車高平 肖吉盛
- 聯係電話 : 0532-88365027
- 傳真 : 0532-88319127
- 移動電話 : 13608980122
- 地址 : 青島南京路27號
- Email : 88365027@163.com
- 郵編 : 266700
- 公司網址 : http://www.88365027.com
- MSN : 88365027@163.com
- QQ : 1265377928
青島華能HN係列 互感器儀 誠信服務HN10A互感器特性綜合測試儀
HN12A變頻式互感器綜合儀(CT/PT儀)
測量校核型號的CT、PT,包括保護CT、計量CT、TP級暫態CT、勵磁飽和電壓達到40KV的CT、變壓器套管CT、各電壓級PT等. 點電壓/電流、10%(5%)誤差曲線、準確限值係數、儀表保安係數、二次時間常數、剩磁係數、準確級、飽和和不飽和電感等CT、PT參數的測量.如果將“L”和“E”接反了,流過絕緣體內及表麵的漏電流經外殼彙集到地,由地經“L”流進測量線圈,使“G”失去作用而給測量帶來很大誤差。另外,因為“E”端內部引線同外殼的絕緣程度比“L”端與外殼的絕緣程度要低,當兆歐表放在地上使用時,采用正確接線方式時,“E”端對儀表外殼和外殼對地的絕緣電阻,相當於短路,不會造成誤差,而當“L”與“E”接反時,“E”對地的絕緣電阻同被測絕緣電阻並聯,而使測量結果偏小,給測量帶來較大誤差。
自動給出點電壓/電流、 10%誤差曲線、 5%誤差曲線、準確限值係數(ALF)、 儀表保安係數(FS)、 二次時間常數(Ts)、剩磁係數(Kr)、準確級、飽和和不飽和電感等參數。即使總線存在一定範圍內的共模乾擾,也能正確進行以上識彆。測試原理框圖如下圖,其中框圖中的U1是DUT供電電壓、U2是共模電壓、U3是差分電平。CANDT設備隱性輸入電壓限值測試原理框圖CANDT設備顯性輸入電壓限值測試原理框圖注:ISO11898-2標準中,要求增大差分電壓值的是電流源,由於電流源本身的輸出電容較大,係統響應較慢,不適合來模擬電流源,這裡使用電壓源串聯電阻的方式來等效電流源。CANDT測試流程隱性輸入電壓限值測試如測試原理框圖連接狀態,DUT和CANDT需正常通信;斷開電壓源U3,調節電壓源U2,逐步將共模電壓調到6.5V或-2V,在此期間DUT應能正常發送報文;調節電壓源U3,逐步將差分電平調到隱性電平上限值0.5V,判斷DUT是否能夠正常發送報文,若能,則表示測試通過。
具體接線步驟和說明如下:
斷開電力線與CT一次側的連接,未接地的電力線較長,會給CT一次側的測量引入較大乾擾,參見圖3.4。
將CT一次側一端連接至CTPT儀CT一次側/PT二次側黑色端子將CT一次側另一端連接至CTPT儀CT一次側/PT二次側紅色端子將CTPT儀的接地柱連接到保護地PE將按照圖3.3所示,斷開被測CT二次側和二次負荷的連接在對變比值相同的多繞組電流互感器進行CT或CT比差角差測試時,冇有測試的二次繞組應短接,否則測試誤差將會偏大保護10P10,從更多地點獲取更多傳感器數據的需求將推動新型傳感器的開發,這些傳感器體積更小、功耗和成本更低,並且易於大量和在狹小空間部署。電子傳感器結構傳統的電子傳感器無論設計怎樣,都包含相同的功能模塊。傳感器的核心模塊是實際的感測元件。感測元件是傳感器的一部分,它對傳感器環境作出響應,並將環境條件轉換為電參數。除了感測元件,傳感器還需要電源用於傳感器內部的電子元件和數據處理及互聯電路。大部分電子傳感器包括感測元件、電源模塊和位於每個感測節點的數據處理模塊。暫態TPY三個繞組的2000/1的CT,進行0.5級繞組的比差角差測量時應按照圖3同樣的,電路,由於TVS響應速度比MOV快,往往是MOV未起作用,而TVS過早損壞。兩級浪湧防護增加一個電感,構成兩級防護電路。如電路、所示,串入一個電感,將防護器件分隔成兩級,對高頻浪湧脈衝,電感具有較大的阻抗,因此起作用的是前端的壓敏電阻,而後端的壓敏和TVS能夠進一步吸收殘壓保護模塊。另外,即使是單級防護,增加電感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避免浪湧電壓直接加到模塊輸入端。輸出濾波電容過大,導致模塊異常電源模塊輸出端通常增加一定的濾波電容,但在使用過程中,由於認識不足等原因,使用了過大的輸出濾波電容,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係統的穩定性。.4.1進行接線具體接線步驟和說明如下:將CTPT儀的接地柱連接到保護地PE將按照圖3.6所示,斷開PT二次側和二次回路的連接將CTPT儀功率輸出和CT二次側/PT一次側的黑色端子連接至二次負荷的一端,參見圖3.6將CTPT功率輸出和CT二次側/PT一次側的紅色端子連接至二次負荷的另一端為了消除接觸電阻的影響,在連接CTPT儀的端子時,CT二次側/PT一次側的連接端子應保持在功率輸出端子的內側同時,通過熱像儀檢測現場是否有異常熱源,根據掩埋物的相關信息,推測熱源是否有危險,再做出相應救援方案。其實,熱像儀一直以來都是工業和建築行業的一個重要話題。而該領域一項發展就包括了空中熱成像檢測。通過熱像儀與無人機相結合,尤其能夠用於對無法靠近的建築或電線進行熱成像檢測,可大量應用於消防救災抗震和工作。同時,熱成像無人機能檢測光伏係統。這項技術還可用於其他工業領域:研發、的考古學,或對動物的觀察等。青島華能HN係列 互感器儀 誠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