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系人 : 车高平 肖吉盛
- 联系电话 : 0532-88365027
- 传真 : 0532-88319127
- 移动电话 : 13608980122
- 地址 : 青岛南京路27号
- Email : 88365027@163.com
- 邮编 : 266700
- 公司网址 : http://www.88365027.com
- MSN : 88365027@163.com
- QQ : 1265377928
由控制柜引出数据线与220v电源线与主设备接通。将LED显示屏固定在位置,由控制柜引出数据线与电源线与LED显示屏接通。设备整体安装完成。显示器软件界面显示:棒材外轮廓尺寸及截面图、公差带及超差数,尺寸波动趋势预报,缺陷曲线,圆钢截面的直径、平均直径、椭圆度,各路测头的分项测量值。测径仪液晶触摸屏显示两路测量值和平局值、椭圆度。结语探伤线与修磨线所用测径仪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是高质量的外径检测设备,能做到高质量的在线检测,是轧钢人员非常棒的帮手。
HN7010A系列直流电阻测试仪常州 直流低电阻测试仪 价格 变压器容量及空负载测试仪定制定做
产品概述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是变压器制造中半成品、成品出厂试验、安装、交接试验及电力部门预防性试验的必测项目,能有效发现变压器线圈的选材、焊接、连接部位松动、缺股、断线等制造缺陷和运行后存在的隐患。
二、功能特点
l 对星型接法有中性点引出的绕组测试时,仪器可以采取三相同时测量的方式测试A0、B0、C0相的直流电阻,大大节省测试时间;
l 显示、打印变压器的高中低压绕组的测试数据,并自动计算出三相不平衡率;
l 具有完善的反电势保护功能;
晶振,是电路中重要的电子元件,控制着系统运行的节拍。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晶振有多种类型,无源晶振是其中价格便宜而又应用广泛的一种。在使用示波器测量无源晶振输出频率时,常常会发现晶振有输出无信号、晶振不起振等异常情况。本文就此情况略谈一二。无源晶振简介无源晶振,准确来说应叫Crystal(晶体),有源晶振则叫Oscillator(振荡器)。无源晶振是在石英晶片的两端镀上电极而成,其两管脚是无极性的。
三、技术参数
输出电流 三相测试:2*10A、2*5A、2*2A
单相测试:20A、10A、2A
测试范围 2*10A:500μΩ~500mΩ
2*5A: 1mΩ~1Ω
2*2A: 2.5mΩ~2.5Ω
20A: 250μΩ~1Ω
10A: 500μΩ~2Ω
2A: 2.5mΩ~10Ω
分 辨 率 0.1μΩ
测量精度 ±(0.2%读数+2字)
外形尺寸 420mm×250mm×340mm
仪器重量 15kg拉曼散射是由光纤中非传播的局域密度不均匀和成分不均匀所致,这种不均匀性是在拉纤阶段,化硅由熔融态转变为凝固态的过程中形成的。脉冲在光纤中所走过的路程为:2L=vt。其中,t为入射光经后向散射返回到光纤入射端所需时间;v为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v=c/n,c为真空中的光速,n为光纤的折射率;L为光纤某处到光纤入射端的距离。在t时刻测量距光纤入射端距离为L处局域的后向拉曼散射光,OTDR为分布式测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面板介绍
1.IA、IB、IC、Io:电流输出接线柱;
2.UA、UB、UC、Uo:电压输入接线柱;
3.电源开关:仪器的电源开关及;
4.接 地 柱:仪器**接地;
5.打 印 机:打印测试数据;
6.液 晶 屏:显示测试数据,操作提示功能;
7.键 盘:『返回』对应的返回上一层菜单功能;
『确定』对应光标按钮的执行功能;
『存储』对应测试项目的数据存储;
『选择』对应光标选择菜单功能;
一家美国制造商的维护经理介绍就说,他们一款空气扭矩工具中的低压力可能会造成产品缺陷。“如果设备扭矩错误,无论是扭矩不足或扭矩过大,都可能导致产品召回。并且还会造成本来非常标准的工艺中投入更多的人工。”他表示:“那可都是利润损失和设备损失的费用。坏情况下,我们也会因为无法交付而丢失订单。”所以,公共事业、工业和机构把压缩空气系统作为节约成本的潜在来源就毫不奇怪了,修复泄漏会为运营节省费用,避免必须为系统增加额外容量。
六、仪器接线
6.1将电源线把仪器与外部AC220V电源连接,将接地端子与大地连接。
6.2然后依次将接线端子的四个测试钳(黄绿红黑)分别接到变压器高压侧的A、B、C、O。也可以将接线端子的四个测试钳(黄绿红黑)分别接到变压器低压侧的a、b、c、o,如果只有三个套管,可以不接黑色测试钳,但这种情况不可以选择三相同时测量和单相电阻测量,只能选择单线电阻测量且不用再移动测试钳。
6.3当选择单相电阻测试时必须接黑色的测试钳,当选择单线电阻测试时,需注意所选的测试方式与所夹的测试钳要一一对应。
6.4单相变压器使用时将接线端子黄色和黑色的测试钳接到单相变压器的高压侧或低压侧,选择单相电阻测试方式测量即可。
6.5仪器配套的测试线已经将电流、电压线设计到同一测试钳口上,接线简单方便智能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人类的感受系统对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是极其巧妙的,然而对于一些的信息,传感器比人类的感受系统更有效。控制与驱动部分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以及从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支配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去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根据控制原理可分为程序控制系统、适应性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控制运动的形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驱动系统是向机械结构系统提供动力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