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系人 : 车高平 肖吉盛
- 联系电话 : 0532-88365027
- 传真 : 0532-88319127
- 移动电话 : 13608980122
- 地址 : 青岛南京路27号
- Email : 88365027@163.com
- 邮编 : 266700
- 公司网址 : http://www.88365027.com
- MSN : 88365027@163.com
- QQ : 1265377928
实际使用中,开通电阻和关断电阻需要进行开关速度与短路保护能力等性能的折衷,良好的设计值在2.2~5.1欧范围,因此实际开关峰值电流在4~10A范围。驱动电源电路设计2.1电源拓扑设计该电源的输入是新能源乘用车常规的12V电源,该电源通常波动范围是8~16V,而驱动电源的输出需要相对稳定。需要设计多组宽压输入、定压输出的隔离电源。本设计把电源分成两级:前级电源实现宽压输入、定压输出功能,后级实现隔离功能,结构见.:电源拓扑示意图该结构的好处是:前级电源无需解决隔离问题,可以采用常规的SEPIC或buck-boost非隔离拓扑,而且前级电源的输出是无需隔离的低压定压,在布局布线中无需考虑各组电源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问题。
KX303A热继电器校验仪/电动机保护器校验仪
功能简介:
适用于单相、三相热继电器及有源或无源电动机保护器的过压、过流、缺相、不平衡、堵转及时间测试,还可测试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及额定电流的动作时间。
技术参数:
可长时间输出0~50A或0~500A电流
三相电流可均衡输出,具有细调功能
常开、常闭接点自动识别
可同时串接若干只校验,提高工作效率
2、主要技术指标
电源输入:AC 380/220V 50Hz 三相四线
仪表等级:0.2级
输出电流:3×50A或3×500A
时间测试:0.001S-999.999S青岛全自动热继电器校验仪 KX303A电动机保护器校验仪 5年保修APM可编程交流电源系列采用主动式PFC电路,功率因数可达.99,搭配软启以及继电器导通时序控制可以有效浪涌电流的产生,同时降低谐波电流幅值。输入滤波器可以或者去除电磁干扰,达到电磁兼容目的。开关器件选择零电压/零电流导通类型,环路以及参数设计合理避免谐振产生。结构设计上除了考虑风道走向,也充分兼顾到要求,合理的PCB布线以及磁珠的适当应用,都对电磁干扰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比了解电磁干扰对测试产生的影响如下截图来自国内某终端用户,在购买APM可编程交流电源之前,其选购了其他的电源。
使用说明:
选用足够**载流量的电源线接通容量足够的220V电源,把各功能开关选到需要位置,输出调节手轮旋转至零位,即可接被测器件,仪器即可开始工作。当输出电流较大时,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源,若电源内阻过大,输出电流不易升到设定值。
1、测试热继电器
测试时应盖好热继电器盖,小电流值热继电器用小电流档位,把三个热元件串接后,再接在相应的测试柱上,常闭点接辅助接点柱上,量程转换开关选至适当电流档位,输出调节手轮置零位,自锁开关断开,检查各接线端柱接触应良好,打开电源开关,按启动钮,测试电源接通,旋转输出调节手轮至被测热继电器额定电流,使双金属片达到热稳定状态,以此稳定热态再旋转输出调节手轮使测试电流到额定电流的1.2 倍,计时从零开始,进入测试阶段,规定时间内,热继电器应脱扣为合格一项,热继电器接点断开,测试电流消失,计时停止,并显示测验时间,测试终了信号由灯光和声响给出,当要停止信号时可按关断声光开关。
当测试额定 时,一般按规程应从热元件冷态开始。热继电器的其它参数整定请参阅有关规程进行,也可按被保护的电动机负荷情况选定热继电器的安—秒脱扣特性。Fluke787多功能校验仪提供一个方便的输出源来模拟流量信号至阀门。下面的例子说明了检验一个电子阀门器的基本概念。这种方法也可为其它类似的阀门所采用/但生产厂商的规定,应该正确的遵守。下面的步骤可以认为是现场检验一般方法。步基本设置开机的同时按住键两秒以上,此时多功能校验仪可为缺省的电流模式(4?2mA或?2mA)。为验证电流模式,将多功能校验仪电流输出端短路并观察仪表的显示。将多功能校验仪的电流输出端连接到被检测的电子阀门器的输入控制端。
2、测电动机保护器
在测试前要仔细检查各活动部位,是否锈蚀、卡住,活动轴应有少量润滑油脂才好,试合闸后,人工触动热脱扣,瞬时间脱扣无误后再进行检测。
电动机保护器有辅助接点的同热继电器接法相同,测完断开时,其信号由关断装置的传感器送来,关断测试电源,并显示测验时间,发出测试完毕信号。测试是该产品链中容易被忽视但却非常关键的要素,而物联网设备的复杂化又进一步增加了测试的复杂性。但同时物联网还可以大大增强自动化测试的工作效率。将系统管理、数据管理、可视化和以及应用程序支持等物联网功能应用于自动化测试工作流程,可以帮助测试工程师更轻松地应对物联网的挑战。管理测试系统IoT和IIoT的基础是设备互联及统一管理。然而,目前许多分布式测试系统并没有实现互联或有效的设备管理。通常,测试工程师难以跟踪在任何一台硬件设备上运行的软件,或者只知道系统的位置,而无法获知其性能、使用率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