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 产品名称:交流变送器校验装置 电压监测仪校验台 使用方法 三相电测仪表校验仪

  • 产品型号:HNDL
  • 产品厂商:华能
  • 产品文档:
你添加了1件商品 查看购物车
简单介绍:
可自动或手动检验电力系统中工频电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频率表、功率因数表、相位表)、单相交流电能表(选项)、三相交流电能表(选项)以及直流电压、电流表的基本误差。交流变送器校验装置 电压监测仪校验台 使用方法 三相电测仪表校验仪
详情介绍:

HN8001A三相交直流指示仪表,电测仪表检定装置 交流变送器校验装置 电压监测仪校验台 使用方法 三相电测仪表校验仪

交流变送器校验装置 电压监测仪校验台 使用方法 三相电测仪表校验仪车高平 13608980122/15689901059可广泛用于检测数字仪表、指示仪表、电能表、互感器、数字测控装置、变送器、交流采样装置、负控终端、用电管理终端、集中器、无功补偿控制器及其他电子产品的各项指标。

可软件校准输出电压、电流、相位和功率,各项输出均采用动态负载自动调整技术,降低了负载调整率

以下是红外热像仪应用中套管电压致热缺陷的诊断根据:套管外壁是一层导热性能较差的绝缘陶瓷,通过测量表面温度,我们很难得到设备内部的真实温度。一般来说,我们建议采用三相对比的方式来衡量套管是否异常发热。对于套管缺油的情况,是一种电压致热故障。这种故障对于电力部门的**生产是一种较大隐患。在实际运行中检测人员应当注意观察,以免造成重大损失。以下是套管缺油的诊断判据:变压器套管热缺陷处理建议如果异常发热是由于将军帽与外部接线板或内部导电杆接触所造成的。
 交流变送器校验装置 电压监测仪校验台 使用方法 三相电测仪表校验仪技术参数:

整机有效精度 0.05级

交流电压输出

量限:660V、380V、220V、100V、57.735V  

调节范围:(0~120)%RG RG为量限,下同

调节细度:0.001%RG

准确度:0.05%RG

3.2 交流电流输出

量限: 20A、5A、1A、0.2A

调节范围:  (0~120)%RG   RG为量限,下同;

调节细度:  0.001%RG

准确度: 0.05%RG

     交流变送器校验装置 电压监测仪校验台 使用方法 三相电测仪表校验仪什么样的热图像是好图像?好图像就是呈现高对比度,同时显示细微温差的图像。热像仪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可以定义温度范围。原理简介,对于室温上下的温度,操作人员会将热像仪设定在-20°C至+50°C的典型温度范围。所有温度超过此范围的物体,其亮或热的部位会显示为饱和颜色;温度低于此范围的物体一般噪点较多。如果物体的温度是+100°C,那就必须选择+20°C至+120°C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热像仪会显示这个+100°C物体的好图像,但这幅图上的室温物体的细节对比度不如-20°C至+50°C的幅图像。交流变送器校验装置 电压监测仪校验台 使用方法 三相电测仪表校验仪

主操作界面介绍

开机主视窗(图5)是HN8005B三相交直流标准源的主控平台,通过操作鼠标、键盘、面板按键可选择进入不同的功能视窗。操作键盘上的方向键或用鼠标选择视窗中的各功能按钮,再按回车键或单击鼠标左键可该按钮。以上操作在下文中简称“按下××按钮”。

 

按下〖标准源〗按钮或【1】键,将进入交直流标准源视窗。

按下〖电工试验〗按钮或【2】键,将进入电工试验视窗。

按下〖参数设置〗 按钮或【3】键,将进入系统参数设置视窗。

按下〖系统校准〗按钮或【4】键,在输入正确的后将进入交直流标准源校准视窗。

按下〖电能表检定〗按钮或【6】键,将进入电能表检定视窗。

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电池,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然而,有一个“毒瘤”影响太阳能组件或电池的寿命。这需要借助具有超高灵敏度的红外热像仪,准确检测出微小温度变化的地方,将太阳能组件或电池存在问题的位置,捕捉在红外热图之中。太阳能热斑如何生成?这个"毒瘤"叫做太阳能热斑。太阳电池组件由于在制造和实验的过程中,出现隐裂、碎片焊接等;或在应用过程中,被其它物体(如鸟粪、树荫等)长时间遮挡时,被遮挡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此时将会严重发热,这就是"热斑效应",也就是太阳能上的一颗毒瘤。交流变送器校验装置 电压监测仪校验台 使用方法 三相电测仪表校验仪

交流标准源参数操作

当用鼠标选中〖交直流〗单选按钮的〖交流〗选项时,标准源视窗将处于交流标准源状态。

在交流标准源输出前可以对交流标准源的各项参数(电压、电流、相位、频率等)进行设置;设置完毕,按下〖源输出〗按钮或【F1】键,HN8005B将输出所设定的标准交流信号。

对于参数的设置与修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既可通过视

OSI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从OSI的7层网络模型的角度来看同,CAN现场总线仅仅定义了第1层(物理层,见ISO11898-2标准)、第2层(数据链路层,见ISO11898-1标准);而在实际设计中,这两层完全由硬件实现,设计人员无需再为此开发相关软件(Software)或固件(Firmware),只要了解如何调用相关的接口和寄存器,即可完成对CAN的控制。交流变送器校验装置 电压监测仪校验台 使用方法 三相电测仪表校验仪

姓名:
电话:
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