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 产品名称:交流标准源 多表位电压监测仪校验仪 30年经验 电测仪表校验装置

  • 产品型号:HNDL
  • 产品厂商:华能
  • 产品文档:
你添加了1件商品 查看购物车
简单介绍:
可自动或手动检验电力系统中工频电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频率表、功率因数表、相位表)、单相交流电能表(选项)、三相交流电能表(选项)以及直流电压、电流表的基本误差。交流标准源 多表位电压监测仪校验仪 30年经验 电测仪表校验装置
详情介绍:

HN8001A三相交直流指示仪表,电测仪表检定装置 交流标准源 多表位电压监测仪校验仪 30年经验 电测仪表校验装置

交流标准源 多表位电压监测仪校验仪 30年经验 电测仪表校验装置车高平 13608980122/15689901059可广泛用于检测数字仪表、指示仪表、电能表、互感器、数字测控装置、变送器、交流采样装置、负控终端、用电管理终端、集中器、无功补偿控制器及其他电子产品的各项指标。

可软件校准输出电压、电流、相位和功率,各项输出均采用动态负载自动调整技术,降低了负载调整率

3672系列功能选件-矢量混频/变频器件测量应用软件的操作步骤说明:矢量混频/变频器件测试软件是3672系列矢量网络仪测试功能选件之一,集变频器件的变频损耗或增益、端口输入/输出功率(正向及反向)、驻波、相位及群时延等参数测量于一体的测试软件。其主要特点包括:1.测量过程需使用一个参考混频器进行表征。测试参数,相比于标量混频器测试增加了相位及群时延等参数的测试功能。充分利用内置双激励源配置,一个用于提供射频测量激励信号,另一个则被用于提供本振信号,无需额外信号源提供本振信号,节约了测试成本,同时,避免了不同仪器之间的同步配置。
 交流标准源 多表位电压监测仪校验仪 30年经验 电测仪表校验装置技术参数:

整机有效精度 0.05级

交流电压输出

量限:660V、380V、220V、100V、57.735V  

调节范围:(0~120)%RG RG为量限,下同

调节细度:0.001%RG

准确度:0.05%RG

3.2 交流电流输出

量限: 20A、5A、1A、0.2A

调节范围:  (0~120)%RG   RG为量限,下同;

调节细度:  0.001%RG

准确度: 0.05%RG

     交流标准源 多表位电压监测仪校验仪 30年经验 电测仪表校验装置两类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风口,测量方法选择不当是造成结果差异大的可能原因。直接法测量,顾名思义,即通过风量罩直接测得风量值。适用性较广,尤其是出风口气流分布不均匀(散流、旋流等)的场合。但须注意风量罩对适合测量的风口有尺寸限制(风口尺寸较风量罩尺寸不可过大或过小)。间接法测量,通过风速仪测得风速值,再通过计算得出风量值。间接法测量对出风口气流分布要求较严格(即气流分布尽量均匀)。在风口气流分布较均匀的场合,直接法与间接法测量结果大致接近。交流标准源 多表位电压监测仪校验仪 30年经验 电测仪表校验装置

主操作界面介绍

开机主视窗(图5)是HN8005B三相交直流标准源的主控平台,通过操作鼠标、键盘、面板按键可选择进入不同的功能视窗。操作键盘上的方向键或用鼠标选择视窗中的各功能按钮,再按回车键或单击鼠标左键可该按钮。以上操作在下文中简称“按下××按钮”。

 

按下〖标准源〗按钮或【1】键,将进入交直流标准源视窗。

按下〖电工试验〗按钮或【2】键,将进入电工试验视窗。

按下〖参数设置〗 按钮或【3】键,将进入系统参数设置视窗。

按下〖系统校准〗按钮或【4】键,在输入正确的后将进入交直流标准源校准视窗。

按下〖电能表检定〗按钮或【6】键,将进入电能表检定视窗。

利用I1和V34,使所测得的R几乎近似于Rb本身,由此可测定被测电阻的微小阻值,精度可达到mΩ级。所以对于蓄电池内这种毫欧级别的阻值,一定要使用四线制测试法保证准确性。5系列的表笔为什么像两线制呢?因为它只有两根表笔,而四线制测试要求在被测电阻两端一共有四个接触点,看起来并不符合要求。但实际上,5系列的表笔在表针的部分采用了同轴表针的设计,巧妙地将检测线的接触点设计在内圈,激励线设计在外圈,不仅节省了空间,使测试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还原了四线制测试法,内阻测试的分辨率可达到.1mΩ。交流标准源 多表位电压监测仪校验仪 30年经验 电测仪表校验装置

交流标准源参数操作

当用鼠标选中〖交直流〗单选按钮的〖交流〗选项时,标准源视窗将处于交流标准源状态。

在交流标准源输出前可以对交流标准源的各项参数(电压、电流、相位、频率等)进行设置;设置完毕,按下〖源输出〗按钮或【F1】键,HN8005B将输出所设定的标准交流信号。

对于参数的设置与修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既可通过视

世界半导体工业界,这种进步至少仍将持续10到15年。面对现有的晶体管模式及技术已经临近极限,借助芯片设计人员巨大的创造才能,使一个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化险为夷,硅晶体管继续着小型化的步伐。近期美国科学家的科技成果显示,将10纳米长的图案压印在硅片上的时间为四百万分之一秒,把硅片上晶体管的密度提高了100倍,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线生产的速度。这一成果将使电子产品继续微小化,使摩尔定律继续适用。交流标准源 多表位电压监测仪校验仪 30年经验 电测仪表校验装置

姓名:
电话:
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