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系人 : 车高平 肖吉盛
- 联系电话 : 0532-88365027
- 传真 : 0532-88319127
- 移动电话 : 13608980122
- 地址 : 青岛南京路27号
- Email : 88365027@163.com
- 邮编 : 266700
- 公司网址 : http://www.88365027.com
- MSN : 88365027@163.com
- QQ : 1265377928
HN9001地下管线探测仪
仪器特点
1) 便携轻巧,使用方便,充电电池供电,一人即可操作,四项测试一次完成。
2) 数字化设计,软件控制,性能稳定、可靠。
3)大屏液晶界面,中文显示,一看就懂,易学、易会。
4)所测信息以数字大小、光栅长短、声音缓急三种方式提供给操作者,使测试过程轻松自如。
然而配合无线芯片原厂生产出来的模块,需要高可靠性的晶振,精密的阻容器件和电感合理的搭配来处理射频干扰,特别是在天线端的分立器件匹配端需要有丰富的射频设计经验和模拟设计功底。即便是现行批量生产的无线模块,也要在产品的应用端来考虑模块尺寸的大小是否符合和满足日趋小型化的产品,另外在产品的距离和功耗方面是否处理的得当,而且每家模块厂商都会有自己的技术指标评判标准,产品的一致性方面更是难以从生产角度得到有效的保障。
2.2 仪器组成
2.2.1 标准配置:发射机、接收机、充电器、直连线、地钎
2.2.2 选 件:大耦合钳
但一般有哪些行之有效的降低纹波噪声的对策呢?下面我们抛砖引玉,简单讨论常用的八个方法。电源PCB走线和布局反馈线路应避开磁性元件、开关管及功率二极管。输出滤波电容放置及走线对纹波噪声至关重要,如所示,传统设计中由于到达每个电容的阻抗不一样,所以高频电流在三个电容中分配不均匀,改进设计中可以看出每个回路长度相当即高频电流会均匀分配到每个电容中。如果PCB是多层板,可以选择和主电流回路层近一层覆地,覆地可以有效的解决噪声问题,注意,尽量保证覆地的完整性。2.3 仪器参数
2.3.1 发射机
1)输出信号:输出四种频率的正弦交流信号,分别是低频、中频、高频、射频。
2)输出功率:恒功率输出,低、中、高三档(不小于6瓦)。
3)输出模式:直连法、耦合法、感应法。
4)阻抗显示:99999欧以内。
5)负载匹配:1—10000欧。
6)显示界面:大屏液晶中文、图形显示,自带背光。
7)电 源:标准1号1.2V充电电池6节,充放电500次。
8)待机时间:大于8小时,电量提示。
在气候环境变化方面,往往会根据常年情况进行,但现况是常常会与发生很大偏差。但人们期待着,如果通过长期安装固定式摄像头,能够实时且定期地同时采集到温度数据、热成像以及可视图像的话,则今后就有可能实现更加有的放矢,即以完全顺应环境变化的形式、根据不同环境情况来施投肥料或养分。决定大米等级命运的育种工作日本在农业方面,虽然如上所述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但与之相反的是,农作物的品种改良(=育种)却非常盛行,这其中大米的品种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2.3.2 接收机
1)接收频率:接收五种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信号,分别是低频、中频、高频、射频、50HZ.
2)接收模式:波峰法(水平线圈)、 波谷法(竖直线圈)、 外接设备法(耦合钳)。
3)信号界面:数字大小、光栅长短、声音缓急三种界面同时提示信号强弱
4)显示界面:大屏液晶中文、图形显示,自带背光。
5)增益控制:手动调节,动态范围000——100db。
6) 探测长度:直连电缆时,长15KM。.
耦合电缆时,一次耦合可测3Km,多次耦合无限远。
感应电缆时,一次感应可测300m,多次感应无限远。
7)深度测量:直读探测深度,范围 000—250cm。
80%法测深度,范围 000—250cm(感应)\500cm(直连)
8)电流测量:直读电流,范围000—999mA.
9) 探测精度:埋深的5%干扰信号有三个来源:前端应变片、空间辐射和不“干净”电源。前端应变片问题,应变片绝缘不充分会将轨道电压引入采集设备,产生干扰,甚至烧毁仪器,因此在完成应变片粘贴后需要测试绝缘电阻,且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不“干净”电源问题,会给系统引入工频干扰,解决的方法,更换质量较好的隔直适配器或者使用直流电源;空间辐射问题是常见的引起干扰的原因,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不仅仅是使用电缆线,还需要将电缆线单端接地,即将电缆线与采集仪机壳连接,并接入“标准地”。
2.4 工作原理
本仪器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以跨步电压理论为依据,结合数字滤波 、无线接收、软件控制而设计的高科技产品。
电磁感应: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发射机产生电、磁波并通过不同的发射连接方式将发送信号传送到地下被探测金属管线上,地下金属管线感应到电磁波后,在地下金属管线表面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就会沿着金属管线向远处传播,在电流的传播过程中,又会通过该地下金属管线向地面辐射出电磁波,这样当地下管线探测仪接收机在地面探测时,就会在地下金属管线正上方的地面接收到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变化就能判别地下金属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此原理实现的条件:,要有能发出足够电能的信号源,在具备传输电能的线路中形成电流,电流在流动过程中又在该线周围产生磁场;其次,要有能接收这一特定磁场的电路,把磁场的变化过程以电信号形式显示出来。线缆另一端的配套解串器可扩展返回至并行接口的信号,该接口连接显示器或主机。德州仪器(TI)的FPD-linkIII串行串器产品系列提供应对高速系统设计挑战的特性。通过单个差分对传输的单个串行数据流可避免数据延迟差问题。这些器件可对串行数据进行编码,以包含无需参考时钟就能恢复的嵌入式时钟,从而无需特别训练序列便可快速初始化连接。经过精心随机化和解扰处理的数据不仅可限度地减少电磁干扰(EMI),而且还具有DC平衡性,有助于信号在1多米长的双绞线或单同轴线上传输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