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系人 : 车高平 肖吉盛
- 联系电话 : 0532-88365027
- 传真 : 0532-88319127
- 移动电话 : 13608980122
- 地址 : 青岛南京路27号
- Email : 88365027@163.com
- 邮编 : 266700
- 公司网址 : http://www.88365027.com
- MSN : 88365027@163.com
- QQ : 1265377928
HN9001地下管线探测仪
仪器特点
1) 便携轻巧,使用方便,充电电池供电,一人即可操作,四项测试一次完成。
2) 数字化设计,软件控制,性能稳定、可靠。
3)大屏液晶界面,中文显示,一看就懂,易学、易会。
4)所测信息以数字大小、光栅长短、声音缓急三种方式提供给操作者,使测试过程轻松自如。
电感位移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微小位移量检测中,但在一些工程中现有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达不到测量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对传感器前段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改进,在传感器上下线圈并联电容形成LC电路,利用LC电路谐振效应改善电路的性能,以提高信号源头的灵敏度;采用Multisim软件对半桥和全桥电路在并联不同大小的电容后的性能进行仿真,并用Matlab对生成的曲线进行二乘拟合,比较得出使电路性能的电容值和并联方法。
2.2 仪器组成
2.2.1 标准配置:发射机、接收机、充电器、直连线、地钎
2.2.2 选 件:大耦合钳
在测试项目中还新增了恒功率充电测试和功率自动分配试验,并给出了这2种报告对应的实验方法。艾德克斯IT89高性能大功率可编程直流电子负载电压范围为15V/6V/12V,支持CV模式主从并联,可对接测试需求容量,功率可达6KW,可满足充电桩参数要求。直流充电桩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市面上常见15kW,2kW充电模块,在直流充电桩厂商中既需要对充电模块进行测试,也需要对整桩进行测试。2.3 仪器参数
2.3.1 发射机
1)输出信号:输出四种频率的正弦交流信号,分别是低频、中频、高频、射频。
2)输出功率:恒功率输出,低、中、高三档(不小于6瓦)。
3)输出模式:直连法、耦合法、感应法。
4)阻抗显示:99999欧以内。
5)负载匹配:1—10000欧。
6)显示界面:大屏液晶中文、图形显示,自带背光。
7)电 源:标准1号1.2V充电电池6节,充放电500次。
8)待机时间:大于8小时,电量提示。
1×、10×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之前的示波器没有自动识别衰减系数和自动调节的能力,所以需要通过1×、10×这些名称来提醒测试者记得要把测量出来的结果乘以相应的倍数。带宽带宽也同样是一个必备的参数,指的是导致信号衰减-3dB情况下的频率点。如下图所示:如100MHz就有100MHz带宽,500MHz就有500MHz带宽。一些,还会有一个低频的带宽频率,比如一些AC,不能传递DC信号,它在低频段会有一个带宽参数。
2.3.2 接收机
1)接收频率:接收五种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信号,分别是低频、中频、高频、射频、50HZ.
2)接收模式:波峰法(水平线圈)、 波谷法(竖直线圈)、 外接设备法(耦合钳)。
3)信号界面:数字大小、光栅长短、声音缓急三种界面同时提示信号强弱
4)显示界面:大屏液晶中文、图形显示,自带背光。
5)增益控制:手动调节,动态范围000——100db。
6) 探测长度:直连电缆时,长15KM。.
耦合电缆时,一次耦合可测3Km,多次耦合无限远。
感应电缆时,一次感应可测300m,多次感应无限远。
7)深度测量:直读探测深度,范围 000—250cm。
80%法测深度,范围 000—250cm(感应)\500cm(直连)
8)电流测量:直读电流,范围000—999mA.
9) 探测精度:埋深的5%很多人对直角走线都有这样的理解,认为容易发射或接收电磁波,产生EMI,这也成为许多人认为不能直角走线的理由之一。然而很多实际测试的结果显示,直角走线并不会比直线产生很明显的EMI。也许目前的仪器性能,测试水平制约了测试的性,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直角走线的辐射已经小于仪器本身的测量误差。总的说来,直角走线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至少在GHz以下的应用中,其产生的任何诸如电容,反射,EMI等效应在TDR测试中几乎体现不出来,高速PCB设计工程师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布局,电源/地设计,走线设计,过孔等其他方面。
2.4 工作原理
本仪器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以跨步电压理论为依据,结合数字滤波 、无线接收、软件控制而设计的高科技产品。
电磁感应: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发射机产生电、磁波并通过不同的发射连接方式将发送信号传送到地下被探测金属管线上,地下金属管线感应到电磁波后,在地下金属管线表面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就会沿着金属管线向远处传播,在电流的传播过程中,又会通过该地下金属管线向地面辐射出电磁波,这样当地下管线探测仪接收机在地面探测时,就会在地下金属管线正上方的地面接收到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变化就能判别地下金属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此原理实现的条件:,要有能发出足够电能的信号源,在具备传输电能的线路中形成电流,电流在流动过程中又在该线周围产生磁场;其次,要有能接收这一特定磁场的电路,把磁场的变化过程以电信号形式显示出来。挥动手臂产生的微多普勒效应利用雷达识别运动的技术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比如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借用这项技术检测人和球类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轨迹。在居家环境下,还可以做摔倒检测,用于预防老人摔倒。目前,我们的技术已经可以通过处理雷达数据,实现运动状态和轨迹的解读。手势识别交互人机交互是雷达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如手势识别交互。利用雷达采集的距离、多普勒信息,以及快速采样获得的手动态运动历史信息,雷达可以很好地展现手的动态运动特性,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测手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