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系人 : 车高平 肖吉盛
- 联系电话 : 0532-88365027
- 传真 : 0532-88319127
- 移动电话 : 13608980122
- 地址 : 青岛南京路27号
- Email : 88365027@163.com
- 邮编 : 266700
- 公司网址 : http://www.88365027.com
- MSN : 88365027@163.com
- QQ : 1265377928
iPhone11一经发布,“浴霸”摄像头就被很多人吐槽,相较于外形,相信大家更关心的是它的内在。比如它的GPU,过烫的经历,相信大家都有过吧,GPU就是温度的“操控者”。通过菲力尔红外热成像仪对比iPhone11ProMax和iPhoneXSMax,我们可以发现,新处理器的发热量比过去要降低了,用热成像仪观看两者后背,主要发热区域都在摄像头斜下方,但新iPhone发热量明显要小于上代产品,温度差了3度。
HN7010A系列直流电阻测试仪华能 手持式直流电阻测试仪厂家 变压器油色谱仪价格
产品概述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是变压器制造中半成品、成品出厂试验、安装、交接试验及电力部门预防性试验的必测项目,能有效发现变压器线圈的选材、焊接、连接部位松动、缺股、断线等制造缺陷和运行后存在的隐患。
二、功能特点
l 对星型接法有中性点引出的绕组测试时,仪器可以采取三相同时测量的方式测试A0、B0、C0相的直流电阻,大大节省测试时间;
l 显示、打印变压器的高中低压绕组的测试数据,并自动计算出三相不平衡率;
l 具有完善的反电势保护功能;
当然,如果设备在208/230Vac输入下运行,则上述所有测试更容易通过。通常情况下,设备制造商通过安装备用电池或UPS(不间断电源)来实现将交流电源中断5秒的后测试。在电源内部添加足够大的储能电解电容会导致尺寸明显增大。如前所述,风险必须由设备制造商进行。是否接受低于的判断标准将始终取决于终应用,以及是否会发生危害。IEC发布的条件更加严苛的第四版器械EMC标准IEC60601-1-2,近年在各国陆续正式实施。
三、技术参数
输出电流 三相测试:2*10A、2*5A、2*2A
单相测试:20A、10A、2A
测试范围 2*10A:500μΩ~500mΩ
2*5A: 1mΩ~1Ω
2*2A: 2.5mΩ~2.5Ω
20A: 250μΩ~1Ω
10A: 500μΩ~2Ω
2A: 2.5mΩ~10Ω
分 辨 率 0.1μΩ
测量精度 ±(0.2%读数+2字)
外形尺寸 420mm×250mm×340mm
仪器重量 15kg再简单一点,就是考虑更好的散热吧。功率管发热功率管的功耗分成两部分,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要注意,大多数场合特别是LED市电驱动应用,开关损害要远大于导通损耗。开关损耗与功率管的cgd和cgs以及芯片的驱动能力和工作频率有关,所以要解决功率管的发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不能片面根据导通电阻大小来选择MOS功率管,因为内阻越小,cgs和cgd电容越大。如1N60的cgs为250pF左右,2N60的cgs为350pF左右,5N60的cgs为1200pF左右,差别太大了,选择功率管时,够用就可以了。
面板介绍
1.IA、IB、IC、Io:电流输出接线柱;
2.UA、UB、UC、Uo:电压输入接线柱;
3.电源开关:仪器的电源开关及;
4.接 地 柱:仪器**接地;
5.打 印 机:打印测试数据;
6.液 晶 屏:显示测试数据,操作提示功能;
7.键 盘:『返回』对应的返回上一层菜单功能;
『确定』对应光标按钮的执行功能;
『存储』对应测试项目的数据存储;
『选择』对应光标选择菜单功能;
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经常要对开关电源、线性电源、UPS电源、变压器、整流器、电池、充电器等电子设备进行测试,传统的测试方法中一般都采用电阻、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充当测试负载,但这些负载不能满足我们对负载多样性的需求,如:恒定电流的负载,随意调节阻值的负载,恒定功率的负载,动态负载等,可编程电子负载才被设计开发出来。根据负载所接电流类别,电子负载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流电子负载和交流电子负载。本文主要讨论直流电子负载。
六、仪器接线
6.1将电源线把仪器与外部AC220V电源连接,将接地端子与大地连接。
6.2然后依次将接线端子的四个测试钳(黄绿红黑)分别接到变压器高压侧的A、B、C、O。也可以将接线端子的四个测试钳(黄绿红黑)分别接到变压器低压侧的a、b、c、o,如果只有三个套管,可以不接黑色测试钳,但这种情况不可以选择三相同时测量和单相电阻测量,只能选择单线电阻测量且不用再移动测试钳。
6.3当选择单相电阻测试时必须接黑色的测试钳,当选择单线电阻测试时,需注意所选的测试方式与所夹的测试钳要一一对应。
6.4单相变压器使用时将接线端子黄色和黑色的测试钳接到单相变压器的高压侧或低压侧,选择单相电阻测试方式测量即可。
6.5仪器配套的测试线已经将电流、电压线设计到同一测试钳口上,接线简单方便智能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人类的感受系统对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是极其巧妙的,然而对于一些的信息,传感器比人类的感受系统更有效。控制与驱动部分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以及从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支配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去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根据控制原理可分为程序控制系统、适应性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控制运动的形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驱动系统是向机械结构系统提供动力的装置。